充实到我刚回来半个小时就开始写blog了,很多标题我逛完就想出来了
——————————————————————
前言
我最近几年其实一直差不多保持着一年至少一次出市旅游的经历,但是这次济南之旅不太一样
这是人生中 第二次-自己独自-单纯因为想旅游 而规划的旅游
实际上第一次就是置顶的FES日本之旅
之前的旅游,要么是有什么事,顺便玩一玩,或者是好几个人一起,而且几乎都是朋友们提议去的,我几乎不会主动提出去旅游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这次济南之旅很有意义,时隔五年为了自己而旅行
所以我为了这次旅行,也写了和之前不太一样的blog,至于什么地方不一样,大概是因为在旅游过程中我就开始构思了罢
回到旅行
——为什么选择济南
我其实一开始想去南京,但是路费颇高,我挣钱也不多,还想攒点,所以pass了,虽然之前和朋友们规划过南京,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去了青岛,而我因为工作原因也未能同行
北京自不必说,去了四回了,除了长城,基本没什么没去的地方了
省内来说,青岛我已经去烂了,去无可去,后期已经开始city walk了(所以我不理解为什么朋友还是去青岛,大概是想去见女朋友吧);曲阜撑不起来四天行程,实际上省内能撑起来的只有济南和青岛
所以结论很明显了,济南是最优解
我这一生如履薄冰
我这一生在这之前去过三次济南,但是离谱的是,这三次没一次去过任何景点
去济南旅游对我来说也算是个愿望了
说起来这也算是个“说走就走的旅行”了,我只是经过前期简单规划,发现可行,只考虑了一个小时,决定去,接着就开始详细规划,包括选定日期、高铁、酒店、每天的行程等等
和2020的日本之旅何其相似,短暂考虑可行性后,立即行动
第一次超长录制
这次旅行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进行GoPro超长POV的先导测试
因为旅行中本身就会出现无数的问题,所以我需要测试我之前的方案是否合适,并根据旅行的体验进行调整
事实证明这次测试是非常有必要的,改变了很多我的看法,比如挂脖支架其实并不是很沉,但你要说支架不沉不太行,因为真的要挂在脖子上数个小时,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实践出真知这个道理本身也是实践出来的
我的方案是:以挂脖支架为中心,搭配快拆,配合地平线锁定,可无缝切换至自拍杆
测试最大的成果,经过测试,并不能用广角替换地平线锁定,尽管适合POV的superview视角能比线性大出一倍,但是一旦画面有5°左右的倾斜,就相当影响观感,在POV拍摄过程中,并不好控制摄像机旋转角,是否倾斜我也不知道,即使调整好了,因为在不断地活动,摄像机随时都可能变斜
而后期裁剪会裁掉相当大一部分,并且由于文件体积过大,能不进行后期工作就不要进行后期工作
在POV中,16:9可以直接扔了,4:3是唯一可用的比例,GoPro11新增的8:7限制太多而且不实用
4K@30仍然是平衡解析力、发热、文件大小的最优解
10bit在不后期的情况下和8bit没有区别
低光环境下的果冻效应仍然是运动相机的死穴,但是在普通商场中的画面已经达到可看程度,虽然还是有果冻效应,但是轻微到可以视为“运动模糊”
多个成熟不需要调节的预设非常重要,因为旅行中你不一定有时间在这么小的屏幕上调整参数
自拍杆支架在这次旅行中并没有遇到适合它的使用场景,尽管我一直带着它
酒店的WiFi并不能保证当天晚上一定能传完前一天的所有视频,且百度网盘APP也没可靠到一次性上传数个合计百GB的视频文件不出差错
当天文件上传完后一定要检查是否真的上传上去了,完全确认后再格式化,这是POV视频文件最危险的时候
128GB并不保险,不太够一天密集拍摄,需要256GB起步
timewarp神功能,用好了会有很好的观感,虽然有所尝试,但是还没有探索出来一套使用“公式”
POV拍摄时看不到任何屏幕,但是你可以手机息屏,用手机屏幕反光看前屏幕,至少一眼可以确认三个参数:是否在录制、电量是否充足、存储卡空间是否充足
“哔声”一定要打开,以确认按下录制键后相机是否真的开始录制(多数情况还是没按下去),在没电关机后哔声也会进行提醒,及时更换电池,这一功能极大保证了画面可以被录到
带一部支持插TF卡的手机,配合读卡器的Type-C接口并不是那么牢靠,电量也不一定够,你也不想睡梦中断传吧
POV拍摄大大方方展示出来即可,录制提示灯打开,遮遮掩掩扭扭捏捏反而会让人怀疑,在地铁车厢等高危环境下最好还是把相机摘下来摄像头向下捏在手里
使用挂脖支架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带单肩包,因为包带正好在支架底下,动一动包,相机角度也会被改变,这非常不好,所以尽量还是双肩包
并不顺利的开局
突然不能用了的手表地图和稀烂的骑行导航
博物馆真的很无聊
有共享单车的城市才算旅游城市
不去遗憾,去了后悔
大明湖等景点
洪秀全是耶稣亲兄弟
我不信教,无神论者,也完全不了解,但是去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在想着“洪秀全是上帝二儿子”这件事(
我对宗教从来就没有什么好感,历史上欧洲多次大规模战争背后都有宗教的影子,信教群体一直就是不那么稳定的治安危险人群
一看教徒都是些老太太,我老家也有很多老太太信了教,本质上和卖保健品给老年人的行业差不多,拉人进来交钱呗
我一直坚信,火箭发动机的尾焰可以净化一切无知与迷信
所以我是大力支持政府统筹宗教工作的,先有党后有上帝
说回教堂,教堂本身是哥特式建筑,还是蛮壮观的,作为公共设施,周末是真的有信徒来礼拜的,且不符合宗教规定的服饰是不能进去的,门口有大妈看着,比如裸露的皮肤面积过大就不行,穿拖鞋也不行
与我的印象不同,洪家楼教堂里面很暗,我甚至没有开运动相机,因为这么暗的环境下开了也什么都看不到
而教堂的彩色玻璃,也是我第一次见,虽然上面画的什么我完全不关心,现代技术下生产这种玻璃可以说易如反掌,但是几百年前,工业时代之前的人要想造出来这种玻璃,应该很难吧
其他的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除了第一次来的新鲜感还有被肃穆环境感染的小心翼翼之外就没什么别的感觉了
倒是对面的工地更有意思
为了环境,直接把整个工地包了起来,全国甚至全世界可能独一家,虽然我没去过东京巨蛋,但是估计巨蛋顶也跟这玩意差不多吧
工地本身甚至也成了一个限时的“景点”
不过在里面施工可能体验就没那么好了,虽然有新风系统,但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露天不是,而且夏天,里面很可能跟蒸笼一样,白色的表面倒是能减少点吸热
黄河你真的好黄
黄河确实是黄的,流速比我家门口的河快多了,不过我家那河是因为有拦水橡胶坝,所以水面平静的跟湖一样
河本身没有很多看头,最多是前人把防护网剪了个口子,去河边看看而已
黄河不愧是地上河,河两边的淤泥这么深,不过因为我这边是南岸,自然堆积的会多一些,但是也架不住这么厚啊,全是千里之外黄土高原的土
有人拿瓶子装这些淤泥,我倒是没装,最大的原因是我瓶子里还有水,我还要喝(
狗屎共享充电宝
从黄河回来的路上,发现充电宝没电了,因为我只背了一个腰包,所以只带了一个2万毫安的,而且已经三年了,容量缩了不少了
没电就没电罢,我手机只有30个电了,而且我接下来晚上还有计划,所以30个电必然是不够的
所以去商场里找共享充电宝
但是吧,一个是都藏在店里,你进去不买点东西逛一逛真不好意思拿,还藏得比较深,有些店我都找不到
最后去了路边的肯德基,吃饭的同时充充电
美团的充电宝计费是30分钟2块钱,我一看5v2.5a,半小时也能冲很多,所以只打算充半小时
然而事与愿违,这个破共享充电宝太辣鸡了
可以看到曲线,最高7.5w,也就充了15%左右,两块钱这一点电,充一分钟还用不到一分钟,亏死了
旅游中别爬那B山
关于为什么我要去爬千佛山
只能说小红书害人不浅:
我本来计划是早上先去泉城广场,再去英雄山,然后去千佛山,但是最后只是先去了泉城广场,然后千佛山,英雄山直接战略放弃了
泉城广场就是个普通大公园,但是本地人早上确实有很多老头老太太来这里逛
公园里有个古罗马半圆形露天剧场,这玩意GTA5里有,文明6里也有,现实中是第一次见
其他的你要真说多有意思,那也没多有意思,只是来过而已
我一看山其实不矮,所以索性花了20买了游览车的票,事实证明这是很明智的,因为游览车到不了山顶,很多路是我自己爬上去的,爬这段距离已经很累了,如果再不坐车上下,那更完了
我在心里骂了无数遍小红书上说二三十分钟就能上来很轻松的傻逼们,你妈旅游来的本来体力消耗就很大了,你他妈跟单纯来爬山的比,比你妈啊
累死累活爬这么久其实就是为了这么张照片,这其实还没爬到顶,但是我实在是没力气了
除非专门去爬山,比如泰山华山玉龙雪山这样的,否则旅途中最好不要安排爬山,消耗体力太严重了,早上去爬山,中午和下午都是拖着很重的疲惫感去玩,自然不可能玩好
这就跟凌晨两点去天安门一样,为了看那十分钟的升旗,打乱正常一天的旅行行程,但是无论如何你总得去一次不是
>>Encore:运动相机最有用的一集
因为爬到山顶体力几乎已经消耗完了,如果我自己再走下来,那么今天的行程基本就可以告吹了
所以我打算花点钱下去
有两个选择,50的滑道或20的缆车
本来出于省钱想坐缆车,但是缆车下去的地方还是很靠上
而且好不容易来一趟,这个滑道又蛮长的,体验一下,算是第一次坐
所以钱包-¥50
GoPro10宣传的地平线修正中就有一个应用场景是滑道
而且由于需要双手控制挡杆,而且也比较危险,所以没法拿手机拍
这时候就是运动相机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不过可惜的是,因为是第一次坐,不太敢,加上前面的人太慢了,导致其实没有什么速度感,只能等下次有机会再试试了
麦当劳与肯德基
我在此前的旅行中,很依赖快餐店,尤其是麦当劳,肯德基吃的不算很多
一般来说,我不是特别在意某个城市的“特色”小吃,在我看来,除非是跨菜系那种,否则都差不多
而且我不怎么喜欢等很长时间上菜(除非吃席)
而且,景点附近的餐馆,要么带网红属性,要么贵的要命,要么挤得要命,我还不知道合不合我口味
但是麦当劳肯德基呢,很平常,每个城市基本都有,还不止一家,座位多,凉快,上菜快,价格透明
对于我个人来说,很多店,也许实际吃饭的消费不会高于麦当劳(我一般消费20-30),但是我不喜欢赌,赌这家店价格没那么高、不难吃
麦当劳呢,几乎所有的产品我都吃过一遍,有自己固定的喜好,有代下单能便宜一点,口味几乎全国统一,质量非常稳定
所以在旅行中,我更愿意进麦当劳而不是本地特色餐馆
不过我在济南吃的第一顿麦当劳还是有一点翻车,第一顿在济南万象城店吃的,因为中午所以非常非常忙
我点的可乐,要的少冰,然后给了几乎整整一块冰,然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无糖可乐一点甜味都没有,喝的难以下咽,这是这辈子喝过的最难喝的可乐,但是因为我是代下单,看店员也忙得够呛,所以也没投诉什么的
漫步于顶级高校
如果说是父母带着还没高考的孩子来这些top级别的高校,那很合理
但是我这种已经大学毕业了几年的,还是个破专科的来这些大学,是不是有点太“不自量力”了点,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进大学,还去了两次
评论(0)
暂无评论